花非花,雾非雾

1年前 1.4K+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花不是花,雾不是雾。 

它们在深夜来临时出现, 在天亮时消失。 

它们的来临如同短暂的春梦, 它们的离去就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可寻。

赏析

《花非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著名诗作,以其朦胧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而闻名。诗中的“花非花,雾非雾”开篇即以一种似是而非的修辞手法,引发读者对事物本质的思考。诗人在这里用“花”和“雾”来比喻人生经历中的某些瞬间,它们美丽而短暂,难以捉摸。

“夜半来,天明去”描绘了这些瞬间的无常,它们在不经意间出现,又在不经意间消失。这种无常性反映了人生和自然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的感慨。

“来如春梦不多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瞬间的短暂性。春梦,通常指美好的梦境,但在这里却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逝。诗人用“不多时”来形容这种短暂,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

“去似朝云无觅处”则是对这些瞬间消逝的最终归宿的描绘。朝云,随着太阳的升起而消散,象征着那些美好瞬间的不可追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通过对花和雾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它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引导读者去体会和思考生活中那些短暂而美好的时刻。

推荐阅读

1年前

1512

钱塘湖春行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年前

1347

武陵春·春晚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年前

1294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年前

1097

白头吟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1年前

1710

沁园春·长沙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年前

1224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2年前

1262

登高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年前

1462

沁园春·雪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