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离合总是无情,任凭阶前雨声,点滴到天明。

8个月前 753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少年时在歌楼上听雨,红烛昏暗,罗帐轻摇。 

壮年时在客船中听雨,江面宽阔,云层低垂,孤雁在西风中哀鸣。 

如今在僧庐下听雨,鬓发已斑白如星。 

悲欢离合总是无情,任凭阶前雨声,点滴到天明。

赏析

《虞美人·听雨》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代表作,通过听雨这一主题,串联起词人一生的三个阶段,展现了人生的变迁和情感的沉淀。

上片“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描绘了少年时的无忧无虑,歌楼上的红烛和昏暗的罗帐,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则转向了壮年时的漂泊与孤独,江面宽阔,云层低垂,孤雁在西风中哀鸣,象征着词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下片“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描述了词人晚年的心境,僧庐下的听雨,鬓发已斑白如星,透露出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沧桑。“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则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感悟,悲欢离合总是无情,任凭阶前雨声,点滴到天明,词人已看淡一切,任由雨声伴随着自己的思绪,直至天明。

蒋捷通过《虞美人·听雨》,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把人生的变迁和情感的沉淀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宋词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推荐阅读

1年前

1017

沁园春·长沙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年前

722

长相思·折花枝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10个月前

902

雨霖铃·寒蝉凄切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2年前

649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2年前

963

车遥遥篇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1年前

1206

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年前

73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年前

1149

赤壁赋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